房耳色鮮、肉厚、朵大、質優(yōu)、營養(yǎng)豐富,又因其“形似燕,狀如飛”,被稱為“燕耳”,有“山珍之王”的美稱。2009年5月,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房縣黑木耳實施地理標志產(chǎn)品保護。
皺木耳
皺木耳的實體一般較小,膠質,耳形或圓盤形,無柄,著生于腐木上,直徑1-7厘米×1-4厘米。子實層生里面,淡紅褐色,有白色粉末,有明顯皺褶并形成網(wǎng)格,外面稍皺,紅褐色。孢子透明無色,光滑,圓筒形,彎曲,10-13微米×5-6微米,擔子棒狀,三橫隔。
皺木耳多生在赤楊、千年桐等闊葉樹枯腐木上,群生,主要產(chǎn)于海南、福建、廣西、臺灣、貴州、云南、西藏等,系熱帶種,我國多見于南嶺以南地區(qū)。
白木耳
銀耳又稱作白木耳、雪耳、銀耳子等,屬于真菌類銀耳科銀耳屬,是門擔子菌門真菌銀耳的子實體,有“菌中之冠”的美稱。銀耳子實體純白至乳白色,直徑5~10厘米,柔軟潔白,半透明,富有彈性。
銀耳是中國的特產(chǎn),野生銀耳主要分布于中國四川省、浙江省、福建省、江蘇省、江西省、安徽省、臺灣省、湖北省、海南省、湖南省、廣東省、香港特區(qū)、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、貴州省、云南省、陜西省、甘肅省、內蒙古自治區(qū)和西藏等地區(qū)。
秋木耳
秋木耳起源于清朝,當時有個太醫(yī)發(fā)現(xiàn)一種生物,很像木耳,但是這種木耳是黑色的,這種生植物是有點發(fā)暗綠色,而且研究出這種類似木耳的植物營養(yǎng)價值比木耳要高,當時是秋天發(fā)現(xiàn)的,所以叫做秋木耳。秋木耳一般都比較小,但耳片比較舒展。
秋木耳是大小興安嶺林區(qū),吉林長白山林區(qū)特產(chǎn)的木耳品種之一,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的伊春、尚志,吉林的白山市,山東泰安市等地。